美国万万没想到,中国三大芯片产品,都攻破了美日荷防线
目前全球种类最多,价值最高的两大种芯片,分别是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其中存储芯片主要是NAND存储芯片,DRAM芯片。这两大种类的芯片,三大芯片产品,占到全球所有芯片价值的85%以上。
逻辑芯片方面,当然是美国称雄,而存储芯片,则是韩国最强,因为韩国是美国的小弟,所以四舍五入,韩国称雄,也相当于美国称雄。
再考虑到美国一直以来,占了全球50%左右的芯片市场份额,所以绝不允许任何国家和地区,能在芯片产业上挑战美国。
因为靠着芯片,美国不仅可以收割全球的经济利益,还可以基于芯片,对全球进行制裁,获得一些政治利益。
所以,当美国看到中国芯片产业崛起后,坐不住了, 联合日本、荷兰,构建了一条严密的防线,借此来打压中国芯片产业。
在美国的计划里,要锁死中国的逻辑芯片制造工艺在14nm,不能再前进。锁死NAND闪存芯片技术在128层,不能再前进,锁死DRAM内存芯片在18nm,不能再前进。
可以用于生产防线下的芯片的设备,全部不能卖给中国芯片厂商。在美国看来,一旦达到这三个目标,那么中国生产的这两大类芯片,均是属于成熟芯片,那么先进芯片就还是美国说了算。
不过,美国万万没想到的是,在美国、日本、荷兰三个国家的防线之下,中国也会有突破,在三大领域,均攻破了防线。
逻辑芯片方面,美国没能锁死在14nm工艺,我们已经往14nm之下,再前进了好几步,我们已经实现了更先进的芯片工艺,具体是多少,不便多言,大家知道麒麟9000S\麒麟9010芯片就行了,它肯定不是14nm的,比这个先进多了。
再看NAND闪存方面,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称,长存之有基于国外设备,早就生产出了232层的3D NAND闪存。
后来被打压,长存进行国产设备替代,基于国产设备,都生产出了160L的3D NAND闪存,其存储密度,不输三星、SK海力士等大厂,明显也是突破了防线。
再看DRAM方面,长鑫也有了突破,产品线涵盖LPDDR5、DDR4等先进产品,其自主研发的DRAM芯片产品,成功打破了国际巨头的垄断,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按照机构的预测,长鑫DRAM产能今年年底将增至20万片,明年将增至30万片,这意味着长鑫存储占全球产量的15%,几乎赶上了第三名的美光(约20%)。
可见,在美国、日本、荷兰的围堵之下, 中国芯在美国最严密的防线下,我们都实现了三大产品线的突破,这估计也是美国万万没有想到的,不知道接下来,美国又会出什么阴招?
芯片=电脑 CPU?打住!它远没有你想象的简单
如果提到芯片,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就只有电脑里的 CPU。那么芯片到底是什么?在网络中进行搜索,芯片指的是一种集成电路,在电子学中是一种将电路(主要包括半导体设备,也包括被动组件等)小型化的方式,并时常制造在半导体晶圆表面上。简单来说,芯片就是半导体上单种或多种集成电路形成的产品 ,而集成电路并不像我们中学学到的电线电路,而是一些微型电路。
由集成电路和芯片构成的主板。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芯片”的“芯”指的是它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很多芯片扮演着“大脑”的作用,作为设备的核心,芯片的使用让设备变得“智能”。而“芯片”的“片”则代表它的形态,芯片大部分都是片型,这种高度集成的形态便于将其放入各种设备中。
芯片的应用非常广泛,因此其分类也十分复杂。提及芯片,大部分人可能会单纯将芯片和电脑 CPU 划上等号。然而,芯片所涵盖的范围远不及此,电脑 CPU 只是芯片所发挥的各种功能中的一种。
01
芯片的分类
按照功能分类,芯片可以分为 4 种,分别是:
以电脑的核心 CPU(中央处理器)、GPU(图像处理的芯片)为代表的计算芯片;以内存芯片 ROM(只读存储器)、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为代表的存储芯片;以相机核心 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存储器)为代表的感知芯片;以 AC/DC 电源管理芯片为代表的能源芯片和以 5G 为代表的通信芯片等。可以这么说,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芯片。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按照不同应用场景分类,芯片还可以分为消费级、工业级、汽车级和军工级芯片。除性能外,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工作温度及环境承受能力。
比如,我国嫦娥四号的 CPU 的运算速度只有你手机芯片的几十分之一,可能你会感到奇怪,为什么如此先进的登月技术却用这么“慢”的 CPU 呢?这是因为二者的工作环境存在差异 。
手机芯片安稳“躺”在主板上,室温稳定,远离水、磁,还有散热片防止它“发烧”,这样的工作环境,完全可以用“舒适”来形容。我们好吃好喝的照顾,它还偶尔会抽风死机。而嫦娥四号的 CPU 所处的太空环境温差达到 300℃,而且时时刻刻都暴露在致命的宇宙辐射下。因此,嫦娥四号的 CPU 需要从材料、系统、结构等各个方面进行特殊设计,从而使其能够与宇宙环境作“对抗”。
因此,对于军工产品或航天设备来说,保证芯片在不同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嫦娥四号,图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
如今,芯片的制程工艺 越来越受到到人们的重视。所谓的“几纳米工艺”,以前通常指的是芯片中晶体管的栅极长度,数字越小就代表着单位面积芯片的晶体管集成度越高,其性能也越强。然而,随着芯片的晶体管数量越来越多,人类在 CPU 上的工艺进步逐渐放缓,现在的制程和栅极长度已无法匹配 。
02
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
开启自然界的数字化篇章
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连续的,如连续的时间,连续的水流,“连续”的长度。最初科学家的发明也是“连续的”,例如,有线电话和无线广播都是直接传送和源头一模一样的声音波形,早期的胶片摄影依靠化学材料感光,类似于人眼的频谱映射,从而产生图像。这种“连续”信号我们将其称为“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完整捕捉或还原了自然,其看似是一个很完美的技术。然而,现实情况果真如此吗?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要经过许多环节的处理和转送,在这些过程中,模拟信号会受到干扰 ;同时,如果是有线传输,其线路附近的电气设备也会产生电磁干扰。如果是人类所追求的无线传输,开放环境由于存在更多的不可抗力因素,使得模拟信号几乎无法使用,严重影响通讯质量。为此,人们想了许多办法努力恢复模拟信号,但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干扰的问题。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不过,后来人类发现,如果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化成离散的数字信号 ,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虽然相较模拟信号而言,离散的数字信号天生就存在误差和分辨率,但由于数字信号在运输过程中具有天生的优势,它可以大大缓解信号的干扰与噪声。因此,困扰人们多年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从发明数字信号这一刻开始,自然界的数字化进程便开始了。想要得到连续的图像?可以!将图片拆解为一块一块像素,再将每个像素的颜色分为红绿蓝不同亮度的组合,图像就可以变成无数二进制数字。想要得到连续的声音?也可以!先将连续信号离散化,然后将每部分用二进制表示,二进制的位数反映了声音波形的精度,最后再进行编码即可变成数字。
模拟信号(上)和数字信号(下)
几乎自然界所有物体都可以被我们在数字世界模拟出来,最终世界“归于”1 和 0 两个数字。所以那句“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终究是程序员的”很有道理。
03
半导体
芯片“挥洒文采”的“白纸”
正如诗人满腹经纶的文采需要挥洒在白纸上,芯片上的逻辑电路也需要这样一张“白纸”,去展现它的“实力”。而半导体——主要是由高纯度硅制作的硅片,就可以作为“白纸”,让电路设计师在上面肆意挥洒智慧,制作出各种功能的高性能芯片。因此,在芯片中,半导体和集成电路同样重要。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半导体作为“白纸”呢?为什么人们在众多半导体中又选择了“硅”这种元素呢?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半导体有很多神奇的性质,它区别于容易导电的导体和几乎无法导电的绝缘体。从字面意思而言,可以将半导体理解为一种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然而,半导体远没有这么简单,“半”更体现在“变”,它的导电性可以随条件变化而发生剧烈的转化 。
首先是掺杂 。纯净的半导体接近绝缘体,几乎无法导电。但如果在半导体中掺杂,它的导电性会急剧增加,如果掺杂过多,甚至会像导体那样非常容易导电。此外,掺杂不同的原子,可以让半导体呈现或正或负的电性,分别称为 P 型半导体 和 N 型半导体 。根据这两种半导体,科学家们制作出了二极管、三极管等设备,这些设备可以用来制作能够加减乘除的运算器、实现与或非的逻辑电路、完成复杂的运算。
其次是电压 。如果将P型和N型半导体碰在一起,它们内部的电子在电场或扩散等的作用下,会在两种半导体间形成一个“耗尽层”。当施加不同方向的电压时,增厚或减薄耗尽层,同样可以实现电路的通或断。而这种电压控制下的通断转化,是迅速的、可逆的、可反复进行的。
如果将电路的通看作“1”,断看作“0”,就会发现芯片的通断居然和数字信号如此融洽。如果自然界可以由0和1组成,那么半导体就是构建世界的画笔。依据半导体神奇的特性,以它为原材制备的芯片可以实现你能想象到的所有功能。无论是在游戏中模拟出无法分辨的真实世界,还是打造极像人类思维的人工智能,芯片最终可以将人类送入数字的时代。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04
半导体中的“佼佼者”——硅
硅并不是天生的宠儿。最初,人类选择锗作为芯片材料,并且此后整个行业也一直试图找出可以替代硅的其他半导体,砷化镓、氮化镓等半导体也随之应运而生,但它们都无法取代硅在芯片行业中统治般的地位。这是由于硅有如下几个巨大的优势:
1. 首先,硅在自然界中极其丰富 。硅在地壳中的含量达到 28.6%,广泛存在于岩石、砂砾、尘土之中,仅次于氧,甚至硅在宇宙中的储量排在第八位。
2. 掺杂性好。半导体的优势之一就是掺杂性,而硅正是最适合掺杂的材料之一 。
3. 此外,硅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相对更稳定 ,做出的芯片不容易损坏。
4. 硅还具有极好的电子迁移率 。迁移率指的是载流子(电子和空穴)在单位电场作用下的平均漂移速度,即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运动速度的快慢程度。迁移率是材料的电导率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迁移率越大,电阻率越小,通过相同电流时,功耗越小,产生的热量少,因此电流承载能力就越大。除功耗小以外,高迁移率还会影响到器件的工作频率。例如,晶体管的截止频率和载流子迁移率成正比,因此,提高载流子迁移率,就能够提升晶体管的开关速度,从而提升芯片的性能。
5. 此外,硅有着致密氧化物 ——氧化硅。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大部分酸,这和印刷电路板技术“一拍即合”,结合的产物就是现在的集成电路平面工艺。
6. 最后,硅容易提纯 。经过数十年的研究,现在我们已经能够生产纯度高达99.999999999%的硅,这几乎是自然界中最纯净的物质。提纯对于芯片制作而言非常重要,随着一枚芯片中所包含的晶体管数量越来越多,芯片结构长度达到纳米级别,在这种情况下,制作如此精密的结构所需要的“白纸”就需要尽可能平整,洁白,即硅片需要具有高纯净度 、高平整度 、高清洁度 和低杂质污染度 的属性,才能完美保持芯片设计的功能。
硅片,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看到这里,或许可能有人想知道,既然硅片的作用如此重要,想必它的制作过程一定很困难。其实,制作硅片的过程并不难,但如何才能制作出这么纯净的硅片呢?请听下回分解。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王智豪(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选送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心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图片内容不授权转载
原创图文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相关问答
中国芯片是哪个国家提供的?
中国对芯片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由于中国自主研发芯片的能力还不足,芯片更多的还是得依靠进口,韩国的各大芯片制造商也看到了在中国发展芯片市场的可行性,纷纷...
中芯概念与国产芯片的区别?
中芯概念是买,国产芯片是卖。两者区别在买卖。中芯概念是指一个供应链,例如上海新阳、金宏气体、江化微是中芯国际上游原材料供应商,还有中微公司、至纯科技...
中国芯片什么时候研发出来的?
我国第一款cpu是:龙芯。2001年研发出来,2002年开始使用。龙芯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自主研发的通用CPU,采用简单指令集,类似于MIPS指令集。龙芯1号的频率为266MH...
中国第一个国产手机芯片是什么?
现在说起国产手机,很多人自认而然的想到了华为,正如余承东所说:未来手机厂商只会剩下华为与苹果。虽然这个话说得有点夸张,但是呢人家华为确实有这个装逼的资...
半导体是国内芯片吗?
是的,芯片分为材料,有公司南大光电,晶瑞股份,上游设计公司有兆易创新,'卓胜微,芯片制造公司有中芯国际,士兰微,上海贝岭,设备公司有北方华创,中微电子...不过...
中国芯片纳米是什么水平?
目前最先进国产芯片在14nm。7nm的在研发,估计年底会量产。希望华为能用上。芯片发展近来一直被卡,各种技术封锁,进口设备有钱也买不到。甚至荒唐到连代工的工...
中国银行全币种国际芯片卡怎么样?-其他问题知识问答-我爱卡
[回答]中国银行全币种国际芯片卡是为有出境支付需求的人士精心设计的信用卡产品,采用国际通行EMV芯片标准,具有存款有息、循环信用、分期付款、全球交易人...
中国目前能生产的芯片?
现阶段中国能够单独生产技术完善光刻机制程在28nm上下,来源于上海市的微电子技术。中芯国际并沒有产品研发光刻机的技术性,大量的是做为一个代工生产人物角色...
中国芯片排名世界第几?
根据不同的评估体系和分类方法,中国芯片的排名可能有所不同。一种说法是,中国芯片制造产能在2020年跻身全球第三,紧随美国和日本之后。另一种说法是,中国芯...
国产cpu相当于什么水平?
相当于樱桃家7代i5系列国产最强CPU发布了,兆芯即将发布KX-6000系列CPU,这是一款真正的国产自主SoC单芯片设计,完整集成CPU、GPU、芯片组,最关键的是采用了16...